“囡囡快看,这定胜糕的模子,现在都难见着咯!”“这是暖锅呀,我们苏州人自己的火锅。”6月28日一大早,经过为期一年的建筑修缮与展陈升级,位于苏州古典园林狮子林东侧古宅内的苏州民俗博物馆焕新开放,前来参观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。
苏州民俗博物馆始建于1986年,是我国首家以展示都市民俗为核心的专题博物馆,集中展示了吴地都市民俗文化。2006年,苏州民俗博物馆整体并入苏州博物馆体系,实行免预约开放。因毗邻狮子林、拙政园等景点,“小而精”的民俗馆成了不少游客旅途的“意外之喜”。然而,随着时光流逝,民俗馆展品匮乏、展览方式陈旧等问题凸显。
如何将民俗文化“实体化”?改造升级后的民俗馆将珍贵文物与活态民俗巧妙融合,全新的常设展览以“赏四季”“飨三餐”“礼一生”三大主题轴线,系统梳理并呈现苏州丰厚的民俗文化积淀。
“‘五路财神出巡仪仗’的小摆设其实是苏州博物馆本馆的一个基本陈列,它特别能代表苏州财神出街的民俗文化,我们就把这件展品放到了民俗馆。”苏州博物馆党政办公室主任、苏州民俗博物馆内容策划许洁举例说,这组陈列摆设集中体现了泥塑、彩漆、木雕、刺绣等工艺,整体布局暗合吴地岁时风俗志《清嘉录》中所载的“金锣爆竹,牲醴毕陈”的迎神仪轨,反映了吴地百姓对“五路通达,财聚八方”的美好祈愿。
步入民俗博物馆展厅,还能听到不同的苏州话童谣,听觉成了唤醒民俗记忆的钥匙。“每个展厅都使用了苏州话童谣做背景音,童谣内容和三个展厅的主题相契合。”许洁说,传承下来的一首首童谣就是苏州民俗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最好见证。
“为了让外地游客把苏州民俗文化‘带回家’,我们特意设计了包括菱角、芡实、茭白等在内的‘水八仙’毛绒文创,还有以苏式花砖、糖粥、龙舟灯彩等为元素的冰箱贴。”苏州博物馆文化创意部主任蒋菡介绍,博物馆还在二层打造了文化体验空间,提供熏豆茶、清茶等充满苏式特色的饮品,让大家感受舌尖上的苏州味道。
“民俗是江南文化的‘活字典’,承载着最生动、最接地气的城市文化记忆,希望大家能在民俗博物馆里读懂江南生活。”苏州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(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朱张蕊)
2025年06月30日 来源:光明日报
原标题:【文化中国行】江苏苏州:民俗博物馆里的江南生活
Copy © 2010-2020 [黄山春秋国际旅行社] 版权所有 [经营许可证L-AH000063 ] 地址:黄山市屯溪仙人洞新苑6幢401室 法定代表人总经理罗阳 24小时服务热线:13955974196 电话:0559-2312377 2312318 传真:0559-2312399 客服扣扣:2523095776 / 2309549956 投诉电话:0559-12345 部分图片、文字来源于网络,如若侵权,请联系本网删除。 E-mail:hscq126@126.com 皖ICP备18014645号-5 ![]() ![]() |
友情链接 |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