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7月7日,西华师范大学“生如夏花”理论宣讲团队来到了顺庆区西山父子桥。
“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。”
看着车窗外的风景一帧帧滑过,我不禁为接下来的活动感到一丝茫然与期待:茫然——未知的环境,未知的人们;期待——我迫不及待奔赴大学的第一次“三下乡”实践活动。沿着公路蜿蜒而行,穿西山隧道,再下行不到一公里,倒“人”字形的分岔路便横亘眼前。只见蓝色路牌右边指向张观垭,左边指向父子桥。顺着下行大约两三分钟,我们终于是从市区进到了山里,来到了这个以桥命名的村,顺庆区西山父子桥村。
与我想象中的形象不同:本在田里劳作、匆匆赶来的张主任满头大汗,衣服也是被汗湿透,一双胶鞋沾上了泥土。他赶忙招呼我们进到空调房间坐下,自己跑去换鞋、给我们拿水。不等休息一会,就领着我们进到了村里。
结成串的番茄、满树的花椒、一穗穗的玉米、生机勃勃的鸡鸭鹅、每户一位忠实的“看门汪”,阳光下慵懒的小猫……走在乡间小路,每一处景色都洋溢着勃勃的生命力。张主任也不断给我们讲述着父子桥村的过去与现在,讲述着这里的人与事。传说父子桥最早是由村里的两父子共同修建,明代又由该村杨、岳二姓翁婿合力翻修加固。1926年,顺沪起义的爆发让这座桥经历了炮火的洗礼。1965年,岁月在这座石桥上留下了经过的斑驳痕迹。因为风化严重加之被旁边树木顶的开裂,考虑到安全问题,当地政府不得不重新修缮父子桥。听及此,我们不得不感叹这座桥所承载的历史之深远,生命之厚重。
张主任的确是一位称职的基层干部。路上不断笑颜相迎,亲切招呼的村民、他对每个村民的熟知都在讲述着他任职三年所洒下的汗水,所丈量的乡道。“今天没开车哦,那么热走路,带到几个妹妹流哈汗哇!”村民跟张主任打趣道。很庆幸张主任没有选择直接开车载我们沿途介绍。只有真正把双脚置于这片土地上,沉浸式的去感受景,物,人的呼吸与脉搏,才能亲自体会这座村子流淌着的生命。
“我们现在要去的是我们村里的一个特困户。这个爷爷腿脚不方便……” 路上张主任给我们介绍了接下来要去看望的第一位老人。路途有些许远,我一面听着张主任的介绍,一面又因着张主任的介绍开始思考我们这次实践活动的主题。前段时间有个词语很火“避谶”,是指忌讳讲不吉利的话,以免预言成真。避谶不是迷信,不是所谓的玄学,却是敬畏生命的表现。受自古以来的传统风俗影响,我们所接触到的传统教育中,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在很好的“避谶”,对于“死”这种字眼,大家都避之不及。而也正因为这样,使得死亡教育得不到开展。所谓的“避谶”,可能更多是在传递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吧。
与父子桥村的邂逅在2023年7月7日一个炎热的上午,它还在延续着。第一次的邂逅之后似乎多了什么在羁绊着我们,他难以用言语形容,像细沙一样沉淀在心底,又迫使我们不断去回忆在这个村子曾发生的种种。天是蓝的,像一段被微风拂动的锦缎,我们走在乡道上,谦卑地接受着这个村子给予我们的爱抚。(通讯员 汪澜)
2023-07-15 来源:中国青年网
Copy © 2010-2020 [黄山春秋国际旅行社] 版权所有 [经营许可证L-AH000063 ] 地址:黄山市屯溪仙人洞新苑6幢401室 法定代表人总经理罗阳 24小时服务热线:13955974196 电话:0559-2312377 2312318 传真:0559-2312399 客服扣扣:2523095776 / 2309549956 投诉电话:0559-12345 部分图片、文字来源于网络,如若侵权,请联系本网删除。 E-mail:hscq126@126.com 皖ICP备18014645号-5 ![]() ![]() |
友情链接 |
![]() |